欒樹的栽培技術
欒樹是一種陽性樹種,喜光,稍耐半陰,耐寒,耐干旱和瘠薄,也耐低濕、鹽堿地及短期澇害。深根性,根強健,萌蘗力強,生長中速,幼時較緩,以后漸快,適應性廣,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微酸及堿性士壤上都能生長,較喜歡生長于石灰質土壤中。抗風能力較強,可抗-25℃低溫,對粉塵,二氧化硫和臭氧均有較強的抗性。病蟲害少,栽培管理容易。
繁殖方法

1.播種繁殖
第二年春播常不發(fā)芽,故秋季去殼的種子,可用濕砂層積處理后春播。一般采用壟播,垅距60~70cm,因種子出苗率低,故用種量大,播種量30-40kg(676㎡春季播種的,其播種地最好在秋冬翻耕1-3遍,蓄水保墑,消滅雜草和病蟲。整地要平整、精細,對干旱少雨地區(qū),播種前宜灌好底水。
2扦插育苗
在秋季樹木落葉后,結合1年生小苗平茬,把基徑0.5~2cm的樹干收集起來作為種條,或采集多年生欒樹的當年萌蘗苗干、徒長枝作種條,采后即用濕土或濕砂掩埋,使其不失水分以備作插穗用。插穗冬藏地點應選擇不易積水的背陰處,溝深80cm左右,溝寬和長視插穗而定。在溝底鋪一層深約2-3cm的濕砂,把插穗豎放在砂藏溝內。注意葉芽方向向上,單層擺放,再覆蓋50-60cm厚的濕砂。春季取出掩埋的插條,剪成15cm左右的小段,上剪口平剪,距芽1.5cm,下剪口斜剪,在靠近芽下剪切。插壤以富含腐殖質、土質疏松、通氣良好、保水性好的壤質土為好,施腐熟有機肥。插壤秋季準備好,深耕細作,整平整細,翌年春季扦插。株行距(30×50)cm,先用木打孔,直插,插穗外露1-2個芽。插后保持土壤水分,適當搭建蔭棚并施氦肥、磷肥,進行適當灌溉并追肥,苗木硬化期時,控水控肥,促使木質化。
上一篇:美人梅種植要點
下一篇:木瓜海棠的養(yǎng)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