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竹的生長習性介紹 剛竹的養護管理
剛竹別號樣竹、胖竹、柄竹、臺竹、光竹,禾本科剛竹屬。喬木狀竹種,地下莖單軸散生型。稈筆挺,高10-15m,徑8一l0cm,淡綠色,幼時無毛,微被白粉,老竹在節下有白粉環;枝下各節無芽.節處呈兩環,稈環平,節間在分枝一側有縱溝,全稈各節捧環微拱起;節問具豬皮狀皮孔區,稈捧布滿淡褐色或褐色的圓形斑駁或斑塊,先端截平,邊緣具較粗須毛,無捧耳和隧毛;捧舌綠黃色,拱形或截形,拜葉帶狀披針形.平直、下垂。末級小枝有2-5片葉,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筍期5月中句。歸于多年生一次健旺植物,畢生開花一次,花后營養休天然死亡。抗性強,習慣酸性至中性土,在p118. 5左右的堿性土及含鹽0.1%的輕鹽土中亦能成長,身手一18℃的低溫。原產我國,散布于黃河流域至長江流域以南區域。

可采用埋株分植辦法繁殖。3月中旬,挑選1-3年生,發枝低,無病蟲災的剛竹母竹,在母竹根基附近15cm附近挖圈至竹鞭,將母竹和竹鞭從螺絲釘處置開挖起,根系帶土5kg左右。將竹稈上各節的次枝及主桿上著地一面的側枝剪去,側枝2-3節短截,再平埋于育苗地。埋株時,溝寬與修剪后的竹冠巨細適當,溝間隔40cm,溝深locm,在放置母竹根莞的當地挖30cm的正方形穴,根克放在穴內,地上部分放在溝里,歪斜15。左右。在竹根周圍施適量有機肥后分層填土,逐層踩實,再用稻草掩蓋,灑水后蓋上塑料薄膜。竹苗展葉、生根后,第二年春分至清明,可將1年生竹成叢挖起,當心分紅單株或雙株,每株恰當帶土,進行分植苗繁殖。

竹苗展葉前,應根據氣候狀況及時灑水,堅持土壤濕潤,留神薄膜內通風。展葉后,揭去稻草和薄膜,搭上蔭棚,此時仍應留神堅持土壤濕潤。氣候轉涼后撤除蔭棚。枝芽長2cm時,開始培土,以利于幼竹基部節上生根,人冬后間斷培土。在埋株初期,應根部追肥2-3次,生根后前葉面追肥1次。幼苗成長期間,留神松土除草,防治竹蚜危害,旱季要留神排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