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如何繁衍? 法桐的繁衍方式有哪些?
一、 法桐生態(tài)習性
法桐喜暖濕潤氣候,在年平均氣溫13-20℃,年降水量800-1200mm的地區(qū)成長良好。在北方,春季晚霜常使麥苗、嫩梢受凍害,并使樹皮凍裂。陽性速生樹種,抗性強,能適應(yīng)城市大街透氣性差的土壤條件,但因根系發(fā)育不良,易被大風吹倒。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濕潤肥沃的微酸性或中性土成長最盛。微堿性或石灰性土壤也能成長,但易產(chǎn)生黃葉病,短期水淹后能恢復(fù)成長,萌發(fā)力強,耐修剪。

二、 繁衍方式
常見的繁衍方式有二種,即無性繁衍和有性繁衍。在無性繁衍中常用插條辦法,有性繁衍采用耕種。
1. 插條育苗
落葉后及早采條,選取10年生母樹發(fā)育粗大健壯的一年生萌發(fā)枝,采條后在庇蔭無風處截成插穗,長15-20cm,有3個芽,剪口距上芽 0.5cmc處,剪口略斜或平口;下剪口在芽下1cm左右,剪成平口或斜口。插穗規(guī)整排放,濕沙貯藏,至3月上中旬,當插穗下口已愈合尚未宣布根幼芽時即可取出扦插。亦可在冬季隨采隨插。

2.耕種繁衍
法桐種子小,千粒重(不帶毛)4.9克,每公斤小堅果約20萬粒,發(fā)芽率10-20%,12月間采果球攤曬后貯藏,耕種前1月左右捶碎,低溫沙藏,促進發(fā)芽規(guī)整敏捷。每畝約耕種15公斤,播前整地上肥,每畝施腐廄肥2000-3000公斤。高床耕種,床寬1.3米左右,高15-20cm長度依地形而定,床面細致平整。粘土時要摻沙改良。法桐多在陰雨天耕種,時間3月下旬至5月上旬均可,3-5天即可發(fā)芽。晴天耕種時需先將床面灌水濕透。種子浸泡2小時,條播或撒播摻土,播后蓋草噴水,保持土面常常濕潤。種子發(fā)芽后,揭草搭蔭棚遮蔭。當麥苗具4片真葉時即可撤除蔭棚。苗高10cm時,能夠追肥,上肥則量小次多。每月一次,每次尿素15-20斤/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