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竹的培育繁殖方法 剛竹的病蟲害防治方法
剛竹即元竹,為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植物,是除毛竹外多個竹種的總稱,包括尖頭青、黃古竹、石綠竹、淡竹等。剛竹材質柔韌,紋路通直,是竹制工藝品和園林綠化的出色竹種之一。剛竹成長快、成材早、產量高、用處廣、耐寒性強,發筍后45~50 d成竹,從栽植到砍伐運用,只需3~4年。
一、剛竹培養
1.要求選擇疏松肥美、微酸至中性、背風向陽、斜度峻峭、透氣保水性好、光照滿足的烏砂土或砂質土。房前屋后、河灘、山腳緩坡和沿河兩岸空位均可培養。
2.整地挖穴
在造林前一年秋、冬季整地,根除竹蔸、石塊,雜竹地的竹蔸、竹鞭要全部挖除。平地、緩坡地全墾,耕深30 cm;斜度較陡的采納帶狀或塊狀整地。按1 500株/hm2的密度挖穴,規范為1.2 m×0.6 m×0.4 m。穴長方向與等高線平行,利于發鞭。
3.栽剛竹時間
一般剛竹1年可培養3次。在2月種竹,容易危害原竹林竹筍,對出筍影響較大,但成活率較高,可選擇在竹林地邊際挖母竹進行培養。6月種竹,易成活,種后發鞭快,次年出筍成竹。9月種竹,母竹貯存養分多,易成活,適宜長距離運送,但影響母竹林次年發筍。
4. 母竹采運
剛竹選擇分枝較低、節間均勻、成長強健、無病蟲害的一至二年生母竹。盡量選擇陰雨天或在晴天夜晚開掘,順著竹鞭方向挖取,多帶泥土,保存4~5盤枝,忌用力搖晃竹干,以維護竹鞭、筍芽不受危害。最好隨挖、隨運、隨栽,轉移時必須用草繩包扎,輕提輕放。
5. 剛竹栽植
培養時,用泥漿糊在竹根和竹鞭上,按原方向把母竹放在坑里,坑深以母竹放入后仍有深10~13 cm的空間為宜。依次填表土、心土,填后悄然打壓,使竹根和土壤接合緊密。土壤墑情缺乏時,適當灌壓根水,再覆土,周圍開排水溝。
二、竹園管理
(1)上肥培土。秋、冬季可開溝、挖穴或地上撒施土雜肥肥,春、夏日宜追施速效化肥。在夏日將青草及枝葉、廄肥或餅肥均勻地撒在竹林地,掩蓋細土。施化肥后及時灑水。因為剛竹的竹鞭具有近地表成長的習性,所以每5年左右要壓土1次,有條件的可壓塘泥,壓土厚度為10~15 cm。
?。?)灌溉排水。剛竹出產每年應關鍵澆好初春催筍水、中心孕筍水和冬初越冬水。夏日留心排澇,避免竹林內長時間積水。
(3) 松土除草。新造竹林要及時中耕松土,消除雜草??蓪嵤┲窦Z間作,以耕代撫,添加前期經濟收益,間作物以花生、豆類及牧草等低桿作物為宜,間作物能夠作為剛竹綠肥,間種綠肥能夠充沛運用地力,做到用地養地。綠肥不僅是增辟肥源的有效方法,減少雜草和病害,對改進土壤也有很大作用。關于竹林內成長的其他樹木應及時砍除,避免與剛竹競賽水分、光照和養分。
(4)封園維護。春季出筍期,制止人畜進入竹林。對出筍量大的竹林,要及時除掉過密、細小的潰退筍。一般均勻留養壯筍7 500根/hm2左右。
(5) 合理砍伐。剛竹適合封凍后至次年2月進行砍伐,要做到采育結合??承×舸?,砍低留高,砍病留壯,砍弱留強,砍老留新,砍密留稀。年砍伐量一般不跨越總積蓄量的1/4,伐后郁閉度應當保持在0.7~0.8,避免過度砍伐。
(6)剛竹病蟲害防治。剛竹首要病害有剛竹黑腐病、根腐病、竹稈銹病,發現病株及時連根挖除,結合竹林培土、上肥,加厚表土層,避免竹林式微。應加強竹林運營處理,合理砍伐,不使竹林過密,也可減少病害的產生的機會;關于發病輕的竹林,應及早砍除病竹,燒除病部,避免病菌持續延伸傳達;發病嚴峻的竹林內噴 1 °Bé石硫合劑或敵銹鈉100~15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15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1%波爾多液。一起,要嚴峻檢疫,不要從病區調運母竹。剛竹首要蟲害有竹筍夜蛾、竹螟、竹蝗和一字竹象,可用樂果乳劑灌根部,或在3月用煤焦油、柴油按1∶1混合涂藥;在筍期或成蟲期噴灑80%敵敵畏乳油800~1 000倍液,一起加強竹林育嬰處理,中耕除草,消除幼蟲,人工會集捕殺成蟲,及時根除蟲害竹筍。

1.要求選擇疏松肥美、微酸至中性、背風向陽、斜度峻峭、透氣保水性好、光照滿足的烏砂土或砂質土。房前屋后、河灘、山腳緩坡和沿河兩岸空位均可培養。
2.整地挖穴
在造林前一年秋、冬季整地,根除竹蔸、石塊,雜竹地的竹蔸、竹鞭要全部挖除。平地、緩坡地全墾,耕深30 cm;斜度較陡的采納帶狀或塊狀整地。按1 500株/hm2的密度挖穴,規范為1.2 m×0.6 m×0.4 m。穴長方向與等高線平行,利于發鞭。
3.栽剛竹時間
一般剛竹1年可培養3次。在2月種竹,容易危害原竹林竹筍,對出筍影響較大,但成活率較高,可選擇在竹林地邊際挖母竹進行培養。6月種竹,易成活,種后發鞭快,次年出筍成竹。9月種竹,母竹貯存養分多,易成活,適宜長距離運送,但影響母竹林次年發筍。

剛竹選擇分枝較低、節間均勻、成長強健、無病蟲害的一至二年生母竹。盡量選擇陰雨天或在晴天夜晚開掘,順著竹鞭方向挖取,多帶泥土,保存4~5盤枝,忌用力搖晃竹干,以維護竹鞭、筍芽不受危害。最好隨挖、隨運、隨栽,轉移時必須用草繩包扎,輕提輕放。
5. 剛竹栽植
培養時,用泥漿糊在竹根和竹鞭上,按原方向把母竹放在坑里,坑深以母竹放入后仍有深10~13 cm的空間為宜。依次填表土、心土,填后悄然打壓,使竹根和土壤接合緊密。土壤墑情缺乏時,適當灌壓根水,再覆土,周圍開排水溝。

(1)上肥培土。秋、冬季可開溝、挖穴或地上撒施土雜肥肥,春、夏日宜追施速效化肥。在夏日將青草及枝葉、廄肥或餅肥均勻地撒在竹林地,掩蓋細土。施化肥后及時灑水。因為剛竹的竹鞭具有近地表成長的習性,所以每5年左右要壓土1次,有條件的可壓塘泥,壓土厚度為10~15 cm。
?。?)灌溉排水。剛竹出產每年應關鍵澆好初春催筍水、中心孕筍水和冬初越冬水。夏日留心排澇,避免竹林內長時間積水。
(3) 松土除草。新造竹林要及時中耕松土,消除雜草??蓪嵤┲窦Z間作,以耕代撫,添加前期經濟收益,間作物以花生、豆類及牧草等低桿作物為宜,間作物能夠作為剛竹綠肥,間種綠肥能夠充沛運用地力,做到用地養地。綠肥不僅是增辟肥源的有效方法,減少雜草和病害,對改進土壤也有很大作用。關于竹林內成長的其他樹木應及時砍除,避免與剛竹競賽水分、光照和養分。

(5) 合理砍伐。剛竹適合封凍后至次年2月進行砍伐,要做到采育結合??承×舸?,砍低留高,砍病留壯,砍弱留強,砍老留新,砍密留稀。年砍伐量一般不跨越總積蓄量的1/4,伐后郁閉度應當保持在0.7~0.8,避免過度砍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