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榆種子如何培育? 白榆培育的方法詳細介紹
白榆首要選用耕種繁殖,也可用分蘗、扦插法繁殖。耕種宜隨采隨播,千粒重7.7克,發芽率65%~85%。扦插繁殖成活率高,達85%左右,扦插苗成長快。處理粗放。

1.采種母樹的挑選在白榆種子尚不能供給大批優異種子之前,為了前進林木的成長和質料,采種時應收集優異類型和優異單株的種子,或收集以優異類型為主,長勢旺盛,健旺林分的種子,以不良類型為主的林分,衰老樹和病蟲害嚴峻的林分,不宜采種。采種母樹的樹齡6-20年生。
2.采種和種子儲藏白榆種子的生理老到與形狀老到期根本一同,白榆翅果呈黃色即為形狀老到期。這時是最合適的采種期,其間苗木成長最好;才早了,翅果水分大,營養缺乏,秕子多,發芽率低,易發霉,苗木質量差;采晚了,大部分種子被風刮散,難以收集。新采的種子要放在通風處攤開陰干。切勿長期暴曬。陰干后,鏟除雜物,用以耕種或儲藏。白榆種子首要儲藏條件是單調和低溫。

3.育苗地的挑選和整地作床白榆耕種育苗地最好挑選土層深沉,肥襖,有灌溉條件,排水杰出的沙壤土或壤土。緊記選低洼易澇地育苗。
4.耕種應隨采種隨耕種。對種子一般不作催芽處理。最好搓去果翅。可使種子撒播均勻。經長途運輸調入的種子或隔年儲藏的種子,耕種前可與濕沙混拌,每天翻動2-3次,2-3天后,待1/3的種子呈現白色根點時,當即耕種。耕種前對畦床灌足底水,待水分滲下后,不粘東西時方可進行耕種。耕種多選用條播。條距30厘米,每床3行,撥幅5厘米,溝深2厘米。耕種要均勻,以防缺苗斷行。覆土0.5厘米左右,以不見種子為宜。覆土后要及時悄然打壓,使種子與土壤密接,以防透風,并堅持種子發芽所需的土壤濕度,覆土不宜過厚,否則影響麥苗出土。在濕度,溫度合適的條件下,一般耕種后3-5天就可發芽出土,10天左右苗木可出齊。耕種后,苗出齊前,切忌灌蒙頭水,防止土壤板結,影響幼苗出土。

5.苗間處理苗間處理是培育白榆壯苗的重要環節,首要處理措施有松土除草,追肥灌水,間苗,定株和移植等。
1)間苗小苗呈現第二對真葉時,初步第一次間苗,間苗應把握“間弱留壯”“間密補稀”的原則,即拔除弱苗,病苗,選留壯苗,對缺苗斷行的床面進行移栽補苗,以保全苗,間苗時盡量做到等距間苗,株距4-5厘米。待苗長到3-4對真葉是進行第2次間苗,株距10厘米左右。每畝留苗1.8萬株左右。間苗做好在灌水后或雨后,地濕潤不粘時進行,此時土壤松軟宜間苗,有利于維護苗木根系和前進移栽成活率。間苗和補苗后要及時灌水,防止留下土壤空地,影響麥苗成活和成長。

2)松土除草和追肥灌水在降雨或灌水后及時松土。松土出期要淺鋤,花破表層硬殼即可。跟著苗木的逐步成長之間加深深度,以不傷苗為度。
6.病蟲害防治
蟲害首要有榆紫金花蟲、榆天社蛾、榆毒蛾、黑絨金龜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