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怎么種植?連翹的種植技術分享
連翹為木攝科落葉灌木,花于早春先葉開放,長短枝上節節有花,金光絢爛,是杰出的切花,也是庭園綠地廣為栽培的一種花木。其枝綱長,展開或下垂,枝條鶴心中空,單葉對生,葉卵狀橢圓形,有的葉深裂為三片小葉,花呈黃色,鐘狀花冠4深裂,花期在3-4月。連翹,落葉灌木,是木樨科連翹屬植物,具有抗菌、抗炎、解熱、鎮吐、利尿強心、抗肝損、鎮痛之成效。

連翹原產我國中西部諸省,性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環境,耐寒也耐旱,怕水漬,萌生力強,耐修剪,對土壤要求不嚴。連翹繁衍用耕種、扦插、壓條、分株等辦法均易成功。3月取硬枝長約20厘米,扦于畦或插床,堅持濕潤就行;成長時節也可取嫩枝扦插。分株繁衍在落葉后進行,春季分株會影響當年開花量。壓條繁衍按常規辦法進行,將下垂枝刻傷壓入土中即可。 連翹花多著生在一年生枝條上,所以每年花后要對變老枝及一年生枝進行重裁,促其萌生新枝。對旺盛成長的新梢,當年初夏也可短裁一次。地栽時,無須多加辦理,冬天施一次基船,花后修剪一次就行。盆栽要用肥美的團土,花后重剪,每月迫肥1-2次,適時澆水堅持土境沏潤不要太干。別的還要給予杰出的光照。連翹促花很簡單成功。春節或元旦前20天,將其移入溫室加溫,到時就會開花。
同屬常培養的金鐘花與連翹很相似,它原產浙江、福建等地,在華東地區培養甚廣。其花呈菌色賂泛綠色,莖節問鐳呈薄片狀,無三出小葉。以此可與連翹區別。
一、特征特性
連翹高達3米,枝條展開或下垂,小枝稍具4棱,節間中空,有明顯皮孔。單葉對生或裂為3小葉,葉片卵形,邊緣有不整齊鋸齒,表面綠色,半革質。花先葉開放,一至數朵,腋生,黃色。蒴果,狹卵形,略扁,先端尖如鳥嘴,熟時二瓣裂。種子狹橢圓形,棕色,一側有薄翅。花期3-4月份,果熟期8-10月份。
連翹耐寒、耐旱、耐貧瘠,對氣候、土質要求不高,適生規模廣。在干旱陽坡或有土的石縫,甚至在基巖或紫色砂頁巖的風化母質上都能成長。連翹根系發達,雖主根不太明顯,但其側根都較粗而長,須根很多,廣泛擴展于主根周圍,大大增強了吸收養分和固土才能。連翹耐寒力強,經抗寒訓練后,可耐受-50℃低溫,其驚人的耐寒性,使其成為北方園林綠化的佼佼者。連翹萌生力強、發叢快,可很快擴大其分布面。

二、培養技能
1.選地整地與施肥。人工培養連翹,應選擇陽光充足、土壤疏松、肥美、腐殖質含量高、背風、沙質壤土地塊進行栽植。畝施農家肥2000公斤。選用大壟高床技能,床寬130-140厘米,長度視需要而定,床高10-12厘米,床間距30厘米。
2.繁衍技能。連翹較易成活,培養辦理技能簡單,既可耕種育苗,也可扦插、分株、壓條繁衍。
(1)種子繁衍。于5月中下旬將種子撒播,半月左右出苗,苗高7-10厘米時進行第一次勻苗,拔除一部分過密的弱苗,苗高13-17厘米時第二次勻苗,每隔7-10厘米留苗1株,今后及時進行中耕除草、追肥等辦理。培養一年,苗高33厘米以上,就可定植。
(2)分株繁衍。在冬天落葉后至早春末萌發前,可挖母株叢生的部分麥苗栽種,還可在母株腳下培土,促使麥苗多長根,利于栽后成活成長。
(3)壓條繁衍。在春季將植株下垂枝條壓埋入土中,翌年春剪離母株定植。
(4)扦插繁衍。選1-2年生的強健嫩枝,剪成30-40厘米長的插穗。于春季4月下旬,在做好的床內,依據基地栽培要求按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每穴栽壯苗1株,覆土壓實,澆透定根水,再覆土稍高于地面呈土堆形即可。
3.田間辦理。
(1)中耕除草。每年冬天在連翹樹旁要中耕除草1次,植株周圍的雜草可鏟除或用手拔除。
(2)施肥。適量追施堆肥、廄肥,在植株旁開溝施入后覆土。
(3)排水與灌水。留意堅持土壤濕潤,干旱及時澆水,旱季開溝排水,以免積水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