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梅適合在哪里種植? 紅梅的日常養護
紅梅原產于我國長江以南,栽培地中心是成都、杭州和武漢。梅花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生長,在光照充足、通風良好條件下能較好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耐瘠薄,耐寒,怕積水。適宜在表土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底土稍黏的濕潤土壤上生長。紅梅喜愛溫暖和充足的光照。能耐- 25℃低溫外,耐高溫,在40℃條件下也能生長。在年平均氣溫16-23℃地區生長發育最好。對溫度非常敏感,在早春氣溫在0℃以下仍然可以開花。

紅梅的修剪:紅梅的花芽在當年新生枝條上形成,為了使紅梅多開花,可以采取修剪的方法使紅梅多發枝條,這是非常重要的,花前要疏蕾。
紅梅萌發能力比較強,容易抽枝,如果不注意修枝整形,就會使紅梅樹雜亂無章,徒長枝過多過強,在當年生長枝上形成的花芽非常少,所以,及時給紅梅進行修枝整形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在花凋謝后進行修枝整形,對于樹勢強的或者幼齡樹要輕剪。對于樹勢弱的和老齡樹樁要重剪。從枝條上說,強枝要輕剪,弱枝要重剪。對于病蟲枝、徒長枝、纖弱枝、重疊枝、枯枝等則要隨時修剪。將開過花的主枝、側枝適當修剪,再將主枝上的側枝留2—3個芽后短截。進入秋季后將長有花芽的短枝適當剪短,著生葉芽的長枝留5—6個葉芽剪去上部。一般一株留3—5個主枝,做到長短、高矮、疏密相間。

紅梅怕澇,水太多會傷根并且造成落葉,影響孕蕾開放,春季水多容易發生徒長,花芽少。秋季水多就容易大量落葉。冬季水多容易爛根。地栽的紅梅樹要開挖排水溝,雨后要清除積水。盆栽培的通常夏天每天下午澆水一次,雨天及時排出積水,秋季和開花、展葉時期要減少澆水。澆水的原則是見干見濕。如果有青葉脫落表示水分過少,如果葉片發黃并且脫落,說明水分過多。

紅梅的施肥除了在春季上盆和換盆時施足底肥外,夏季生長期每個月施腐熟悉的薄液肥一次。在新梢停止生長、花芽分化時要追施速效肥,促進花芽分化優良。在秋季孕蕾時期要停止施氮肥,增施少量速效磷肥,以控制紅梅植株生長而促進花芽分化。還要施孕蕾肥和謝花后的促梢肥。

下一篇:金絲梅的種植方法和細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