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蘭如何種植 紫玉蘭種植方法
紫玉蘭是我國特有植物,別稱木蘭、辛夷、木筆等,著名的早春欣賞花木,為木蘭科木蘭屬落葉灌木,早春開花時滿樹紫紅色花朵,幽姿淑態(tài),別具風情,適用于古典園林中廳前院后配植,也可孤植或散植于小院子內,下面我們就一同來看一看紫玉蘭的種植辦法吧!

紫玉蘭的成長習性
紫玉蘭產于我國福建、湖北、四川、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300~1600米的山坡林緣,為我國兩千多年的傳統(tǒng)花卉,各大城市都有培育并已引種至歐美各國都市。性喜光,較耐寒,可露地越冬。愛高燥,忌低濕,栽植地漬水易爛根。喜肥美、排水超卓而帶微酸性的砂質土壤,在弱堿性的土壤上亦可成長。
紫玉蘭的繁衍辦法
1.播種繁衍:紫玉蘭9~10月份種子成熟后隨采隨播,播前使用50℃左右的溫水進行浸種,播種選用開溝條播,育苗地選用肥美的沙壤土,播后覆土2厘米,澆透水,覆草,并常常堅持土壤濕潤,一般約經過2個月即可出苗,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凍后進行分栽。
2.嫁接繁衍:紫玉蘭嫁接時應挑選2~3年生的木蘭實生苗作砧木,芽接在7~8月份進行,切接在秋季進行。切接后要將接穗全部用土掩蓋,到第二年晚春扒去覆土,也可在溫室內進行切接,接后放在濕沙中儲藏,待接處愈合后,于次年春季發(fā)芽前移栽。

3.扦插繁衍:紫玉蘭扦插前將插穗基部沾上生根粉或在25ppm的蔡乙酸溶液中浸泡20小時,可促進生根,進步成活率,插穗采自紫玉蘭母株上的1年生枝條,插穗長15厘米,上端保存2片葉,每片葉剪去1/3~1/2葉面,扦插后要注意遮蔭、澆水。
4.一般壓條:一般壓條最好在2~3月進行,將所要壓取的枝條基部割進一半深度,再向上割開一段,中心卡一塊瓦片,接著輕輕壓入土中,不使折斷,用“U”形的粗鐵絲插入土中,將其固定避免翹起,然后堆上土,春季壓條待宣布根芽后即可切離分栽。
5.高枝壓條:入伏前在母株上挑選健旺和無病害的嫩枝條(直徑1.5~2厘米的),于盆岔處下部切開裂縫,然后用竹筒或無底瓦罐套上,里面裝滿培育土,外面用細繩扎緊,留神不去碰動,常常少量噴水,堅持濕潤,次年5月前后即可生出新根,取下定植。

紫玉蘭的種植辦法
1.盆土:紫玉蘭喜疏松肥美的酸性、微酸性土,可用腐葉土與菜園土等量混協(xié)作培育土。盆宜稍深大些,盆底放一些碎硬塑料泡沫塊,增強透氣排水性并防爛根。每年或隔年于花后翻盆換土一次,保存1/2至1/3的宿土。
2.上肥:紫玉蘭喜肥,上肥要捉住花前2月和花后5月這兩個要害機會,十天左右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前者使蕾膨大,鮮花打開,后者促進多孕蕾,翌春花多。入冬落葉時施一次以磷鉀為主的肥料,增強其抗寒越冬才干。
3.光溫:紫玉蘭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huán)境,較耐寒,置于向陽的院子、屋頂花園,多見陽光成長健旺旺盛,半陰條件下雖也能成長,但較衰弱且花少,過陰則無花。較耐寒,北京及其以南區(qū)域都可在室外越冬。
4.水肥:紫玉蘭喜濕潤,怕澇,因而當令適量澆水很重要。立春到開花,盆土堅持潤而不濕,花后盆土堅持濕潤而不漬水,落葉后盆土堅持微潤而不干即可。任何時候都不能干旱,也不能漬水,特別是旱季要注意排水防澇。

5.修剪:紫玉蘭根部萌蘗力強,如不需繁衍,隨長隨剪,每盆堅持3株主干即可。關于過高過長的枝條,可于花后剛展葉時剪短,傷愈才干差,剪后要涂硫磺粉防腐,無必要則不剪。花后如不需要留種繁衍,應將殘花帶蒂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