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的特性及培育方法 側柏長什么樣
一、側柏的特性
形狀特征
側柏歸于常綠喬木植物,能成長到20 m左右,骨干離地表面胸高處的直徑1米左右。側柏幼樹的樹冠呈尖塔狀,老樹呈廣圓狀。樹皮呈淡灰褐色且較薄,有條狀的縱向裂縫。生鱗葉的小枝呈直展狀或斜展狀,扁平成長構成一個平面。側柏為雌雄同株,雌球的花相似球形,直徑2 mm左右,色彩為藍綠色,被白粉。雄球花是黃色的,形狀為卵圓形,雄球長度2 mm左右。側柏球果相似于卵圓形長度1.5-2.5 cm左右,老到前為藍綠色近肉質,老到后為紅褐色開裂木質。種子形狀為頂部略尖的卵圓形,色彩為灰褐色,種子長度為6-8 mm。花期3-4個月,球果10-11月老到。

生態學特征
側柏是喜光植物,抗旱、耐高溫才能強,抗寒才能中等。關于土壤的要求不高,在酸性、中性、石灰、輕鹽堿土壤均可生計,年降水量300-1600 mm、年平均氣溫8-16度的地方可以成長。年少側柏需求在微酸性、堿性的環境下成長,麥苗有耐陰耐寒才能,不耐水淹,在側柏幼苗成長進程中,需求不斷增強陽光照射,增加必定的透光度才能正常成長。
生物學特征
側柏的根比較于其他植物不算深,側柏的根首要成長在土壤的25-30 cm,側柏根的長度和寬度是樹冠的1-1.5倍,側根水平伸直狀況成長,須根密布的分布在根基的周圍。雖然側柏的成長速度緩慢,但側柏的壽數很長,有些側柏樹齡數百年或許上千的時分,還保持著枝繁旺盛的形狀。

二、側柏的培育方法
育苗方法
在培育側柏的進程中,育苗是非常重要的,需求留心以下三點。第一,選擇一塊適合培育側柏的地非常重要,要選擇地形平坦無積水,土壤排水效果杰出,肥美的土壤。第二,在耕種之前為了使側柏育苗可以快速成長需求先進行催芽處理,先用水浸泡,把空芽撈出來,再用0.3%~0.5%的硫酸銅浸泡1到2 h加快出芽速度。第三,因為各個地方的差異,每個區域適合培育側柏的時節不同,在合適的時節盡早耕種是最好的。在耕種時,因為種子已經催熟過,所以在耕種之后的10 d左右就會發芽出土,耕種20 d左右出苗旺盛,要留心保持土壤濕潤有利于種子發芽出土。
培育方法
在栽植進程中需求留心以下進程:第一,坑的巨細要依據側柏土球的巨細而定,坑的直徑要比土球的直徑大40 cm-100 cm,然后在坑中放置10-15 cm的碎石,起到過濾的效果。第二,在栽植進程中,查看育苗是否有創傷,如果有需求用清水沖刷創傷臟物,再用剪刀將創傷剪平坦,之后再用“創傷涂補劑”涂抹到植物的創傷上。第三,在培育前,向坑內撒入適量消毒劑,可以殺滅土壤中的病毒,避免幼苗感染病毒。第四,在培育進程中,首先將樹苗正放在坑中。其次將生根粉均勻的灑在土球上,幫助樹苗成長。終究覆土,掩蓋厚度約為5 cm的土。要留心的是生根粉需求依據樹的巨細來控制用量,例如,在培育10 cm胸徑巨細的幼苗時,需求放2包左右的量,樹苗覆土之后,需求定期灑水,預備一個一米長的鋼管,綁在灑水的管子上,把管子插在樹苗旁,這樣灑水不光可以直接澆在樹苗的根部,還可以讓水逐步往根部流的進程中把整個樹苗澆透。灑水之后的泥土會變得懈怠,需求壓壓土把樹苗扶正,避免樹苗遭到損壞。

造林方法
因為側柏易成活,對土地要求不高的特征,所以在全國各地廣泛培育,我國土地廣闊,南北方溫度土壤存在較大差異,這就需求運用不同的培育側柏方法。例如,在黃土高原上培育側柏時,最適合的氣溫是10-17℃,這就需求在3-4月份進行培育。采用水平溝的方式培育,挖一塊長為50 cm,寬為40 cm,深為30 cm的地,用來攔蓄水土,運用2+1的移植苗,在每穴放15-20粒種子,放完全部種子之后掩蓋2-3 cm的土,使幼苗可以順暢成長。在培育側柏的進程中,要依據不同區域的不同氣候特征,運用不同的培育方法,使側柏在全國各地都可以很好的成長。
上一篇:美人梅的盆栽技能和培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