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里的桃花-桃花
詩經《周南·桃夭》,也是一首很著名的詩,特別是其中的“桃之夭夭”挺有名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譯成現代漢語為:
桃樹含苞滿枝頭,花開燦爛如紅霞。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樹含苞滿枝頭,果實累累墜樹丫。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樹含苞滿枝頭,桃葉茂密色蔥綠。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之夭夭”是桃花燦爛的意思,后來以訛傳訛,完成另外一個風牛馬不相及的另外一個成語——逃之夭夭,意思是逃得無影無蹤。
詩經中出現“桃”的詩共有六首,寫桃花的只有一首。與“桃之夭夭”從桃花起興,喜氣洋洋的氣氛不同,另外一首詩《魏風·園有桃》則從桃(果實)起興,充滿了憂傷:
園有桃,其實之肴。心之憂矣,我歌且謠。不知我者,謂我士也驕。
桃樹,原為小喬木,因栽培結果,許多品種的桃樹被修剪為灌木狀。樹冠寬廣而平展,小枝細長無毛有光澤。花單生,先于葉開放;花瓣粉紅色,罕為白色。桃花一般于3-4月份開放,樂清的桃花于三月中旬盛開。花期與緯度、海拔都有關系,“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上一篇:桃花的食用方法
下一篇:木槿金龜子蟲害,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