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桕繁殖育苗方法
烏桕樹是一種顏值高、經濟價值高的鄉土彩葉樹種,在鄉土樹種崛起的今天,烏桕樹的發展勢頭一直都很猛。

烏桕樹用途廣泛,可以作為行道樹、護堤樹、庭蔭樹等種植,無論種在哪里都可以產生良好的景觀效果。
種子采集
每年10-11月,烏桕樹的種子開始成熟,采集工作宜在烏桕果實露白之后進行也就是當果實外面黑色的果殼自然開裂,露出里面白色的種子就可以采收了。
主要采集的樹種是5-30年生母樹。
種子采集的具體方法是:在母樹的結果枝15-20厘米處剪取果穗。
育苗
種子采集之后,就可以育苗了。育苗需要準備的工作很多,主要從圃地、苗床、種子處理、播種、出苗等幾個方面入手。
1. 圃地選擇
什么樣的圃地長什么樣的苗。育苗是烏桕樹能否長好的基礎,因此圃地選擇要慎重。
一般育苗的圃地要達到地勢平緩、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標準。如果是在山地育苗,那么要選擇水肥條件好的緩坡,沿著等高線再整地作苗床。
2. 苗床整理
圃地選擇好之后,就可以整地作苗床了。選作苗床的圃地,在頭年的冬天,需要探翻一遍。翻土的時候可以施用硫酸亞鐵,給土壤消毒。如果想要防止地下蟲害威脅種子的生長,可以使用殺蟲藥劑,處理土壤。此外,苗床需要施灑基肥,一般腐熟的農家肥就可以。
一般,苗床高15-20厘米,寬1.2米就可以了。
3. 處理種子
苗床準備就緒之后,就可以開始處理種子了。采收之后的種子,需要經過脫粒、除雜、晾曬、收藏等幾道工序。
因為烏桕樹種子的外皮包裹有一層蠟質,這層物質吸水之后,烏桕種子發芽就很困難,所以播種之前需要進行脫脂處理。
脫脂的方法是:將種子放到容器中,用50-60℃的熱水然后加上洗衣粉浸泡,一邊倒水一邊攪動,之后,等待自然冷卻,自然冷卻后24小時,種子外層的蠟皮就會發軟,這個時候搓掉這層蠟,然后將種子清洗干凈就行了。
播種之前需要給種子消毒,一般可用0.5%的高錳酸鉀浸種2h。
春季播種必須催芽,秋冬季播種不必催芽。
4. 播種
處理好種子,在春秋季就可以播種了。
播種的時候,要在苗床上挖出垂直于苗床走向的10厘米左右寬的播種溝,溝距20-25cm,株距10cm,進行點播。播種量為112.5千克/百米。播種后覆土的厚度為1-2厘米。
此外,種子也可選擇播撒,播撒量同上。
5. 出苗
苗子發芽長到一定的高度后,就需要出苗了。一般春播苗在播種后的50-75天就能破土了。幼苗長出來之后,要加強中耕除草。一般全年進行3-4次。
當幼苗長到10厘米高時,要按照株行距要求,及時間苗、定苗和補苗。同時要做好澆水、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一般,當年烏桕苗就可以長到60-100厘米。待秋季落葉后即可出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