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鹽”是怎樣煉成的?
紫竹鹽的質量等級,是根據其煅燒的次數決定的,頂級“紫竹鹽”的煅燒的次數不多不少,必須是九次,九次煅燒的紫竹鹽在功效上才能得到最佳體現。
被稱為“竹鹽之王”的紫竹鹽,其制作工藝非常獨特和考究:

首先:準備好海邊天然日曬鹽(所用的日曬鹽必須是西海岸的天然鹽)裝在草袋,放在陰涼處把鹵水自然蒸發儲存,鹵水里含有海水里的污染物的可能,所以要處理;
第二步:準備3年以上直徑7厘米的的青竹做竹筒, 竹子必須選用生長在西海岸的竹子。竹筒里裝去掉鹵水的日鹽,用黃土封口。黃土必須是沒有污染的凈土。把竹筒一個一個放進煅燒窯內,窯也必須是用黃土制成的。
第三步:再用松樹做燃料。這樣燒一段時間青竹變成灰,只剩下白色鹽柱。再把鹽柱粉碎裝進新的三年生竹筒里反復燒8次,一點一點地把鹽里的有害物去掉;
第四步:到第九次烤制時往爐火中灑進松脂,溫度達到1400°C以上,使得紫竹鹽具備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相融、陰陽平衡的特性。
1400°C以上的高溫使得原鹽內所含的不純物、有害物及雜質,特別是對人體有嚴重傷害金屬等都化作氣體逸出。
第9次燒烤的原鹽融化后,原鹽變成汨汨融鹽,如同地殼底下的巖漿流出,流到爐外,慢慢冷卻后化作紫色結晶。這種閃耀著紫色光芒的竹鹽,我們稱之為“紫竹鹽”,也就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赤鹽”。
最后:將熔化冷卻后的這種紫色的結晶打碎后,粉碎、過篩,如此千錘百煉加工成顆粒或粉末。
這就是我們所見的“紫竹鹽”!
上一篇:紫荊花與洋紫荊您分得清嗎?
下一篇:紫竹一直是紫色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