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刺玫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
黃刺玫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因黃刺攻分蘗力強,重瓣種又一般不結果, 分株繁殖方法簡單、迅速.成活率又高。對單瓣種也可用播種。扦插、壓條法繁殖。因黃刺攻多在北方栽培應用,春季溫度低,多采用嫩枝扦插,北方于6月上中旬選擇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進行扦插,方法同月季春插法。分株,在早春萌芽前、大地解凍后進行,分株時先將枝條重剪,連根挖起,用利刀將根劈開即可定植,定植后需加強肥水管理。

分株繁殖
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芽萌動之前進行。將整個株叢全部挖出,分成幾份,每一份至少要帶1~2個枝條和部分根系,然后重新分別栽植,栽后灌透水。

嫁接
采用易生根的野刺玫作砧木,黃刺玫當年生枝作接穗,于12月至來年1月上旬嫁接。砧木長度15cm左右,取黃刺玫芽,帶少許木質部,砧木上端帶木質切下后,把黃刺玫芽靠上后用塑料膜綁緊,按50株1捆,沾泥漿濕沙貯藏,促進愈合生根。3月中旬后分栽育苗,株行距20cm×40cm,成活率在40%左右。

扦插
雨季剪取當年生木質化枝條,插穗長10-15cm,留2-3枚葉片,插入沙中1-2cm,株行距5cm×7cm。分株在早春萌芽時進行。 壓條7月將嫩枝壓人土中。
管理
栽植黃刺玫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初。需帶土球栽植,栽植時,穴內施1~2鐵锨腐熟的堆肥作基肥,栽后重剪,栽后澆透水,隔3天左右再澆1次,便可成活。成活后一般不需再施肥,但為了使其枝繁葉茂,可隔年在花后施1次追肥。日常管理中應視干旱情況及時澆水,以免因過分干旱缺水引起萎蔫,甚至死亡。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澇,霜凍前灌1次防凍水。花后要進行修剪,去掉殘花及枯枝,以減少養分消耗。落葉后或萌芽前結合分株進行修剪,剪除老枝、枯枝及過密細弱枝,使其生長旺盛。對1~2年生枝應盡量少短剪,以免減少花數。黃刺玫栽培容易,管理粗放,病蟲害少。
病害防治
黃刺玫白粉病:
癥狀
葉片兩面為稀疏的白粉狀霉層,使葉片扭曲,幼葉變紫褐色枯死。
防治方法
(1)增施磷、鉀肥,控制氮肥。
(2)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發芽前噴灑波美3-4度石硫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