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枝栒子










品種 | 規格(高cm) | 價格(元) |
---|---|---|
平枝栒子 | 10--30 | 0.08--0.2 |
平枝栒子 | 40--60 | 0.5--0.8 |
平枝栒子 | 80--120 | 1--1.5 |
平枝栒子(學名: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Decne.):為半常綠匍匐灌木,高0.5米以下。小枝排成兩列,幼時被糙伏毛。葉片近圓形或寬橢圓形,稀倒卵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無毛,下面有稀疏伏貼柔毛;葉柄被柔毛;托葉鉆形,早落。花1-2朵頂生或腋生,近無梗,花瓣粉紅色,倒卵形,先端圓鈍;雄蕊約12;子房頂端有柔毛,離生。果近球形,鮮紅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坡、山脊灌叢中或巖縫中。分布于中國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等省。各地常有栽培。枝密葉小,紅果艷麗,適用于園林地被及制作盆景等。
平枝栒子屬落葉或半常綠匍匐灌木,高不超過0.5米,枝水平開張成整齊兩列狀;小枝圓柱形,幼時外被糙伏毛,老時脫落,黑褐色。 葉片近圓形或寬橢圓形,稀倒卵形,長5-14毫米,寬4-9毫米,先端多數急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無毛,下面有稀疏平貼柔毛;葉柄長1-3毫米,被柔毛;托葉鉆形,早落。 花1-2朵,近無梗,直徑5-7毫米;萼筒鐘狀,外面有稀疏短柔毛,內面無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微具短柔毛,內面邊緣有柔毛;花瓣直立,倒卵形,先端圓鈍,長約4毫米,寬3毫米,粉紅色;雄蕊約12,短于花瓣;花柱常為3,有時為2,離生,短于雄蕊;子房頂端有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