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木












長之鴻園林為您提供黃連木圖片,黃連木價格表,此價格僅供參考,詳情請電話咨詢:17802578711
品種 | 規格(cm) | 價格(元) |
---|---|---|
黃連木 | 2 | 5--8 |
黃連木 | 4 | 40--50 |
黃連木 | 7 | 140--170 |
黃連木 | 8 | 240--300 |
黃連木 | 10 | 500--550 |
黃連木 | 12--15 | 800--1400 |
苗圃地宜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水源便利、排水良好、土層厚度在45cm以上的地塊,土壤為壤土、砂壤 土、無鹽堿。苗圃地不宜重茬。播種前每公頃撒施有機肥3.75kg左右。深翻細耙,平整做畦。畦面寬1.2~1.5m、畦長和埂高以利于灌溉為宜。
選擇生長健壯母株上充分成熟的果穗,采下果實,用水漂去蟲果(通常為紅色)、不飽滿果。撈出下沉綠色果,及時將采收果實放入35℃~45℃的草木灰溫水中浸泡2~3d,搓爛果肉,除去蠟質,用清水將種子沖洗,陰干后貯藏。并進行種子質量檢驗,種子含水量不高于10%,凈度不低于85%,發芽率不低于35%。
分干藏和濕藏兩種,干藏適合大量貯藏種子,濕藏適宜少量貯藏種子或催芽。干藏:將果實采收后晾干,裝入透氣良好的袋子內,在低溫、干燥條件下貯藏備用。濕藏:將陰干的種子按種沙1︰3比例混合后放入層積坑內或堆積于背風向陽地面,用草席或塑料布覆蓋,防止失水。在層積坑內垂直預埋幾束秸稈,用于通氣。河沙濕度以手握成團不滴水為宜。覆沙成饅頭狀,來年春季種子有1/3露白時即可播種。
秋冬播種子可隨采隨播,不進行催芽處理,也可以經選種后,清水浸泡2d搓去果肉并進行驅避劑等藥劑處理,以防鳥獸危害。春播種子需進行種子處理,處理方法有兩種:經過冬季沙藏的種子春播前處理:經過冬季沙藏的種子可直接播種,也可再經過催芽待1/3露白時播種。沒有經過冬季沙藏的種子春播前處理:在播種前,將干藏的果實用清水、35~45℃的草木灰溫水、5%的石灰水均可浸泡2~3d,洗去果肉,然后在太陽下暴曬種子2~5h,70%以上的種子開裂后即可播種。
食用價值
黃連木是優良的木本油料樹種,具有出油率高、油品好的特點。研究結果證明:種子含油率42.26%(種仁含油率56.5%),種子出油率20%~30%,果殼含油量3.28%,是一種不干性油,油色淡黃綠色,帶苦澀味,精制后可供使用;鮮葉含芳香油0.12%,可作保健食品添加劑和香熏劑等。所含的脂肪酸主要包括棕櫚酸、油酸、亞油酸、棕櫚油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亞麻酸,其中油酸、亞油酸、棕櫚酸3種脂肪酸的含量之和占脂肪酸總量的95%左右。
其嫩葉有香味,經燜炒加工后可替代茶葉作飲料,清涼爽口,還可腌食作菜蔬。《植物名實圖考》云:“黃連木,江西、湖廣多有之。大可合抱,高數丈,葉似椿而小,春時新芽微紅黃色,人競采其腌食,曝以為飲,味苦回甘如橄欖,暑天可清熱生津。
藥用價值
黃連木的樹皮及葉可入藥,根、枝、葉、皮還可制農藥。樹皮全年可采取,葉夏秋均可采收,性味苦,功能微寒,有清熱、利濕、解毒之功效,可用來治痢疾、淋癥、腫毒、牛皮癬、痔瘡、風濕瘡及漆瘡初起等病癥。并且將含黃連木樹膠的組合物用到皮膚上,能使皮脂分泌得到控制,改善油的控制和皮膚的感覺,防止光亮和油膩,同時也提供抗老化效能,從而減輕皺紋和改善老化皮膚的外觀與膚色,治療光致老化皮膚,改善皮膚光澤、清潔性和美觀性,是天然美容護膚品。
工業價值
黃連木種子油可用于制肥皂、潤滑油、照明,油餅可作飼料和肥料。葉含鞣質10.8%,果實含鞣質5.4%,可提制烤膠。果、葉亦可做黑色染料。黃連木種子含油量高,種子富含油脂,是一種木本油料樹種。隨著生物柴油技術的發展,黃連木被喻為“石油植物新秀”,已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是制取生物柴油的上佳原料。
園林價值
黃連木先葉開花,樹冠渾圓,枝葉繁茂而秀麗,早春嫩葉紅色,入秋葉又變成深紅或橙黃色,紅色的雌花序也極美觀。是城市及風景區的優良綠化樹種,宜作庭蔭樹、行道樹及觀賞風景樹,也常作“四旁”綠化及低山區造林樹種。在園林中植于草坪、坡地、山谷或于山石、亭閣之旁配植無不相宜。若要構成大片秋色紅葉林,可與槭類、楓香等混植,效果更好。
蜜源和飼料
黃連木花期3月~4月,花粉量多、含蜜量大,是早春重要的蜜源植物。種子經榨取油脂后的渣粕含有蛋白質和大量粗纖維是優良的動物飼料。
木材價值
黃連木的木材是環孔材,邊材寬,灰黃色,心材黃褐色,材質堅重,紋理致密,結構勻細,不易開裂,氣干容重0.713g/m3,能耐腐,釘著力強,是建筑、家具、車輛、農具、雕刻、居室裝飾的優質用材。
喜光,幼時稍耐蔭;喜溫暖,畏嚴寒;耐干旱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微酸性、中性和微堿性的沙質、粘質土均能適應,而以在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石灰巖山地生長最好。深根性,主根發達,抗風力強;萌芽力強。生長較慢,壽命可長達300年以上。對二氧化硫、氯化氫和煤煙的抗性較強。
在中國分布廣泛,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均能正常生長。資源調查的黃連木的分布北界縣市由西到東為:云南潞西、瀘水-西藏察隅-四川甘孜-青海循化-甘肅天水-陜西富縣-山西陽城-河北完縣-北京,這一地理分布界限與中國境內1月均溫-8攝氏度等溫線大體一致,廣泛分布于此線以南的地區。以北、以西地區較為少見。
落葉喬木,高達25~30米;樹干扭曲。樹皮暗褐色,呈鱗片狀剝落,幼枝灰棕色,具細小皮孔,疏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奇數羽狀復葉互生,有小葉5-6對,葉軸具條紋,被微柔毛,葉柄上面平,被微柔毛;小葉對生或近對生,紙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偏斜,全緣,兩面沿中脈和側脈被卷曲微柔毛或近無毛,側脈和細脈兩面突起;小葉柄長1-2毫米。
花單性異株,先花后葉,圓錐花序腋生,雄花序排列緊密,長6-7厘米,雌花序排列疏松,長15-20厘米,均被微柔毛;花小,花梗長約1毫米,被微柔毛;苞片披針形或狹披針形,內凹,長約1.5-2毫米,外面被微柔毛,邊緣具睫毛;雄花:花被片2-4,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大小不等,長1-1.5毫米,邊緣具睫毛;雄蕊3-5,花絲極短,長不到0.5毫米,花藥長圓形,大,長約2毫米;雌蕊缺;雌花:花被片7-9,大小不等,長0.7-1.5毫米,寬0.5-0.7毫米,外面2-4片遠較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外面被柔毛,邊緣具睫毛,里面5片卵形或長圓形,外面無毛,邊緣具睫毛;不育雄蕊缺;子房球形,無毛,徑約0.5毫米,花柱極短,柱頭3,厚,肉質,紅色。
核果倒卵狀球形,略壓扁,徑約5毫米,成熟時紫紅色,干后具縱向細條紋,先端細尖。
黃連木(拉丁學名: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別名楷木、楷樹、黃楝樹、藥樹、藥木,為漆樹科黃連木屬植物。落葉喬木,高達25~30m;樹皮裂成小方塊狀;小枝有柔毛,冬芽紅褐色。偶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5~7對,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8cm,全緣,基歪斜。花小,單性異株,無花瓣;雌花成腋生圓錐花序,雄花成密總狀花序。核果球形,徑約6mm,熟時紅色或紫藍色。中國黃河流域至華南、西南地區均有分布。喜光,適應性強,耐干旱瘠薄,對二氧化硫和煙的抗性較強;深根性。抗風力強,生長較慢,壽命長。枝密葉繁,秋葉變為橙黃或鮮紅色;雌花序紫紅色,能一直保持到深秋,也甚美觀;宜作庭蔭樹及山地風景樹種。木材堅硬致密,可作雕刻用材;種子可榨油。